1、?填空題(每題1分)
1.煤塵揮發分越高,感應期。
2.判斷井下發生爆炸事故時是否有煤塵參與的重要標志是。
3.屬于減塵措施的是。
4.礦井建設和延深中,當開拓到設計水平時,必須在建成后方可開拓掘進。
5.井巷揭穿含水層或者地質構造帶等可能突水地段前,必須編制,并制定相應的防治水措施。
6.近距離煤層群開采時,下伏煤層采掘前,必須疏干導水裂隙帶涉及范圍內的。
7.煤礦滅火方法有直接滅火法、隔絕滅火法和三種。
8.搶險救災人員在滅火過程中,必須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的安全措施。
9.有突出礦井的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應當、突出礦井礦長應當至少進行1次防突專題研究,檢查、部署防突工作,解決防突所需的人力、財力、物力,確保抽、掘、采平衡和防突措施的落實。
10.采用順層鉆孔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的,必須及時核查分析,繪制平面圖,對鉆孔見巖長度超過孔深的,必須對有煤區域提前補孔,消除煤孔空白帶。
11.措施能隔絕煤塵爆炸的有。
12.煤與瓦斯突出的預兆是。
13.礦井瓦斯積聚常常在巷道上部是由于的原因。
14.嚴禁開采地表水體、、采空區水淹區域下且水患威脅未消除的急傾斜煤層。
15.帶壓開采,是指在具有的含水層上進行的采煤。
16.防治水工作應當采取防、堵、疏、排、的綜合治理措施。
17.煤巷掘進工作面在地質構造破壞帶或者煤層賦存條件急劇變化處不能按原措施設計要求實施時,必須施工鉆孔查明煤層賦存條件,然后采用直徑為42~75mm的鉆孔瓦斯。
18.當礦井井口附近或者開采塌陷波及區域的地表出現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威脅煤礦安全時,應,并采取防治措施。
19.頂、底板存在強富水含水層且有突水危險的采掘工作面,應當提前編制,制定并落實水害防治措施。
20.揭開煤層后,在石門附近m范圍內掘進煤巷時,必須加強支護,嚴格采取防突措施。
二、單選題(每題1分)
1.《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掘進中的煤及半煤巖巷最低允許風速為()m/s。
A.0.15B.0.25C.0.35
2.《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掘進中的巖巷最低允許風速為()m/s。
A.0.15B.0.25C.0.35
3.采煤工作面和掘進巷道中最高允許風速為()m/s。
A.1.5B.2.5C.4
4.生產礦井應當每()年修編礦井地質報告。地質條件變化影響地質類型劃分時,應當在1年內重新進行地質類型劃分。
A:3B:4C:5黨:6
5.探放水鉆孔的布置和超前距離,應當根據水壓大小、煤(巖)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設計中做出規定。探放老空積水最小超前水平鉆距不得小于(),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于()。
A:10m,5mB:30m,10mC:20m,10m黨:30m,5m
6.以下內容不屬于防治水規定“三專兩探一撤”的是()。
A:配備防治水專業技術人員
B:配齊專用的探放水設備
C:建立專門的瓦斯抽放隊
黨:采用物探、鉆探等方法進行探放水
7.井口房和通風機房附近()m內,不得有煙火或用火爐取暖。
A.50B.100C.20
8.《煤礦防滅火細則》第三十九條規定:嚴禁不具備資質條件的電焊(氣割)工入井動火作業。在井口和井筒內動火作業時,必須撤出井下所有作業人員。在主要進風巷動火作業時,必須撤出()所有人員。
A.回風側B.進風側C.進回風側
9.采用上山掘進時,上山坡度在25°~45°的,應當制定包括加強支護、減小巷道空頂距等內容的專項措施,并經煤礦總工程師批準;當上山坡度大于()°時,應當采用雙上山掘進方式,并加強支護,減少空頂距和空頂時間。
A.60B.45C.30
10.突出煤層的掘進工作面應當避開鄰近煤層采煤工作面的應力集中范圍,與可能造成應力集中的鄰近煤層相向掘進工作面的間距不得小于()m,相向采煤工作面的間距不得小于()m。
A.100,60B.60,100C.50,100
11.在預計水壓大于()MPa的地點探放水時,應當預先固結套管,在套管口安裝控制閘閥,進行耐壓試驗。
A:0.05B:0.1C:0.2黨:0.3
12.對因瓦斯濃度超限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以下時,方可通電開動。
A.0.5B.0.75C.1.0
13.有自然發火危險的礦井,必須定期檢查()濃度、氣體溫度的變化情況。
A.瓦斯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
14.采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于()%。
A.18B.19C.20
15.煤礦常用的防治煤炭自燃火災措施有灌注泥漿、充填砂石或粉煤灰、均壓、噴灑阻化劑、注入惰性氣體等,()是應用最廣的措施。
A.充填砂石或粉煤灰B.噴灑阻化劑C.灌注泥漿
16.井下消防管路系統在一般巷道中每隔100m,帶式輸送機巷道每隔()m設置一組支管和閥門。
A.50B.100C.150
17.對穿層鉆孔預抽煤巷條帶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檢驗時,沿煤巷條帶每間隔()m至少布置1個檢驗測試點。()
A.20~30B.30~50C.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