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24icy"></rt><acronym id="24icy"></acronym>
<rt id="24icy"></rt><sup id="24icy"><center id="24icy"></center></sup>
<tr id="24icy"></tr>
做好機關文稿服務工作的感悟:字字珠璣顯匠心篇篇文稿見真章
2023-01-31 190

文稿起草是以文輔政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務工作的基本內容。成如容易卻艱辛,看似尋常最奇崛。每篇成功的文稿背后都凝結著汗水和心血,都隱藏著訣竅和規律。我一畢業就分配到黨委部門調研室,后又分別在省政府研究室、省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工作,從事文稿服務近三十年,有五個方面的感受最為深切。

感悟一:會寫文稿是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文章寫的是思想、把握的是規律、預見的是方向、體現的是責任。文稿服務工作的重要性,用兩句話來概括:

其一,默默無聞干著轟轟烈烈的大事。

——文稿起草是經國之大業。回顧建黨百年歷史、新中國發展史不難發現,一個地方出臺的文件、起草的文稿好,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反之,則會阻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在西柏坡,毛澤東同志用408封電報組織指揮了包括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在內的24次重大戰役,成為“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的生動體現。

——文稿起草是領導之基業。鄧小平同志說:“拿筆桿是實行領導的主要方法?!币驗槊课活I導都需要講話、作報告、作匯報。在實際工作中,無論是“大領導”還是“小干部”,無論是調研謀劃還是總結復盤,都離不開材料這個載體、這一環節。平時我們了解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發展得怎樣,多是從材料信息中得到的。材料是了解一個地方的窗口。

——文稿起草是文秘之主業。機關的工作性質究其實質是綜合文秘,文秘工作落腳在辦文辦會辦事,辦文是排在第一位的。寫作和文字工作是機關位階最高的工作。對于研究室人員來講,文稿起草是主責主業,是立身之本、發展之基。

文稿起草,直接關乎發展大局和群眾利益,直接映射工作作風和領導形象,直接決定單位績效和個人成長。

其二,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有人說,文稿工作一般人不愿意干,一般人干不了,干的人不一般。這三個“不、一、般”恰好反映出機關單位“寫手難求、寫手難得”的現狀。

從“人”的角度看,起草文稿有六大好處:一是思維邏輯性更強,提高思考力;二是一心守一事,提高專注力;三是忙碌看得見,提升充實感;四是多了一技之長,更有底氣;五是我手寫我心,與自己進行心靈的對話;六是分享,與他人建立深層次的鏈接。

作為研究室干部,雖然不是領導,但要站在領導的角度想問題;不做決策,但要拿出決策的建議。從事研究室工作,不一定是升官的捷徑,但一定是成才的捷徑,因為“跟官三年無癡漢”。我鼓勵大家多向身邊的領導學習,學習他們如何長期保持干事創業的激情、如何敏銳地做出研判、如何創造性地推動事業發展,只要勤于學思踐悟,定能日見長進、常有精進。點此加群

感悟二:站位決定高度

意高文自勝。起草機關文稿,必須有高度、有深度,要講政治。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指出“不能桌子底下放風箏,起勢太低”,就是這個道理。起勢高,視野才能開闊,思路才能活躍,看問題才能全面。

要突出政治站位。機關工作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政治之中有業務、業務之中見政治。文稿起草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否則就會發生偏差,甚至出現錯誤。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堅持好完善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起草的每一篇文稿都要聚力聚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要加強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理論研究,在以文輔政、調研資政過程中,使人大各項工作體現人民意志、維護人民利益、激發人民創造。比如,我們起草的省人大常委會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決定等,就是黨言黨語、法言法語、民言民語的很好轉換。

要把握領導風格。機關文稿不同于文藝創作,不是在抒發個人情感,而是在為領導代言。俗話講,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行話講,身在兵位,胸有帥謀。起草者的全部任務,就是準確地領會表達領導意圖、創造性地深化拓展領導意圖。文稿服務有兩重境界,第一重是“想領導之所想,謀領導之所謀”;第二重是“想領導之未想,謀領導之未謀”。機關文字工作人員不僅要完成好領導交辦的事,而且要會當參謀、能參善謀,起到輔助決策的作用,幫助領導想問題、提建議、出點子。在把握領導意圖方面,科長應該做到舉一反三,處長應該做到落葉知秋,主任應該做到聞風識雨。

要培養用戶思維?;ヂ摼W時代一個核心的理念是用戶思維。文稿服務就像“撓癢”,要以“用戶”為中心,這個“用戶”就是講話的受眾。文稿起草要有針對性,要把握受眾特點、了解受眾期待、引起受眾共鳴,千萬不能自言自語、自說自話,甚至說別人聽不懂的話。領導講話、文件制定只有讓人理解了才能夠更好地得到執行,才會有好的結果。白居易每創作一首詩就到街上大聲讀,他會一直修改到老百姓聽得懂為止,所以他成為最受唐朝當時代人喜愛的大詩人。

起草機關文稿,既要“關起門來當領導”,又要“開窗放入大江來”;既要“站在天安門上看問題”,又要“站在田埂上找感覺”。

感悟三:文稿寫作是一場修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東漢劉禎的兩句詩“馳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領書,回回目紛亂”,形容機關從事文稿工作的人員埋頭文稿、忘記用飯、不知早晚、頭昏眼花的狀況。文稿服務是一個苦差事、辛苦活,“欲修其文,先修其心”,文稿水平高低最終取決于個人思想境界。有兩句話要謹記:認真比聰明更重要;態度比能力更重要。在心性修煉上要做到“三不”:

不畏難,勇于突破自我。日常工作中,大家普遍感到文稿工作不易,感慨服務領導之艱辛,感慨研究室飯碗之沉重。其實,從事文稿起草的門檻并不高,它不像開展重大科研項目那樣高不可攀,高中語文成績優秀者就具備基本條件了,大學畢業則完全可以勝任。關鍵是要躬身入局,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通過把握文稿起草規律增強自信心,從而使工作變得輕松、身心變得輕靈,工作效率成倍增長。點此加群

不急躁,下足“繡花功夫”?!袄C花”是個精細活,考驗的是耐心,講究的是慢工出細活,煩不得也急不得,一針一線只能繡出一個點,針針不斷繡下去,才能繡出千姿百態、滿眼錦繡。文稿起草考驗“坐功”,辦公室每天事務繁忙,如果非得等到夜深人靜才能提筆寫下去,可能難以滿足工作需要。文字工作人員應該主動涵養靜氣,讓自己坐得住,能夠沉浸到寫作狀態中。在突擊重點文稿時,可以暫時關閉通信工具,創造條件“自我隔離”,讓自己靜下來琢磨攻關。水靜極則形象明,心靜極則智慧生。

不敷衍,倡導工匠精神。從事文稿服務,要做到“文經我手無差錯,精準精到再出手”。前一句話是合格標準,后一句話才是優秀標準。要有精品意識,敢于與優者對標、與強者比拼、與快者賽跑,精益求精、一絲不茍抓好工作落實。生活中的教訓很多,工作中用心了沒有、努力了沒有,領導都能看出來。疏忽與馬虎,馬上就能反映到紙面上。有的一頁文稿就出現多處錯別字和語句不通的情況,實屬不該。在文稿的起草修改完善上,科長要做到江郎才盡,處長要做到黔驢技窮,主任要做到滴水不漏。

感悟四:文無定法、法有所宗

水無定形,文無定法。文章的寫法五花八門、各顯神通,好文章的標準更是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文章之道,“于無定法中有定法,于有定法中無定法”,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文稿工作有“四怕”:一怕不與時俱進,缺乏創新;二怕不貼近工作,脫離實際;三怕不引領發展,沒有抓手;四怕不顧及個性,不對胃口。這四怕是“負面清單”,從正面來講,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倡導的“短、實、新”。

短——簡練、干凈。莎士比亞有句名言: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凡流傳最廣泛的經典,一定是很短的:《道德經》只有5000多字、半部治天下的《論語》15900字。寫長稿子不是本事,寫短文章才見功夫。能夠三言兩語說清楚的事絕不拖泥帶水,能夠用短小篇幅闡明的道理絕不繞彎子,“惜墨如金、要言不煩”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如何寫短?一是合并同類項;二是減少層次;三是刪掉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繁就簡三秋樹。勤標點、多分段,多用短句子、短段落,文章才會顯得干凈利落。同時,文稿不要面面俱到,要有重點,抓具體問題,并為領導發揮提供空間。當然,長與短是相對而言的,不同的會議講15分鐘,有時顯得長了,有時則又感覺短了。所以,確定講話稿的長短,須看場合、看用途,結合實際來把握分寸和火候?,F在,省委要求,講話一般不超過5000字,報告和簡報不超過3000字。

實——平實、務實。這里講的“實”,指的是內容充實之實、文風樸實之實。材料界有句行話:好的文稿,專家看了不覺得淺,老百姓看了不覺得深,基層干部看了可付諸落實。如何做實?一是內容上盡量寫實,少寫一些看上去很重要、其實寫不寫無所謂、說了等于沒說的話,多從具體工作、具體項目、具體數字等方面著墨,把工作寫到具體項目,把項目寫到具體數字,讓文稿有血有肉、更加豐滿;二是文風上盡量追求樸實無華,少搞一些“高大上”的話,多講一些民眾的語言、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注重學風和文風的健朗質樸、經世致用、清新活潑,最好能一語中的。

新——新穎、出彩。年年歲歲活相似,篇篇文章須不同。如果一個文件、一篇講話毫無新意,那么制定這樣的文件、作這樣的講話還有多少意義。如何創新?一是有新意。我們并不主張為新而新,而要將新意建立在思想出新,也就是要有新思想、新觀點,能給人以啟發和啟迪。二是有文采。古人講:“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蔽牟?,是基于事實之上的文采,是為了方便記憶、方便聽者抓落實的文字上的創新,而非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文稿要觀點出新出彩、結構出新出彩、語言出新出彩,眼光獨到講新話,棋高一著生火花,道出那些“人人心中有”而“個個筆下無”的東西,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比如,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玲多次指出,要把區塊鏈、積分制、項目化管理等創新方式引入人大工作。

感悟五:“勤+悟”是文稿提升的不二法門

有位名記者把寫新聞稿的技巧概括為“深入、深耕、深刻”。機關文稿服務也一樣,深入、深耕就是要“勤”,深刻就是要“悟”。

首先要勤。一勤天下無難事。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年輕干部做到嘴勤、腦勤、手勤、腿勤。在文稿服務中,“四勤”對應“四力”,即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八牧Α焙弦?,稱為“寫作力”。勤,就要多讀書、多積累,善于博學厚積,建立自己豐盈的知識“倉庫”。管理學中有一條“一萬小時定律”——要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一萬個小時的練習。用我們現在的工作時間去換算,至少需要三年時間不斷積累和學習,才能“出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越難啃的骨頭營養越好,多寫幾個大稿子、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一定會有大的長進。所有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遇見的人、經歷過的事,都會在每個人日后的文稿中呈現出來。

其次要悟。苦熬不如苦干,蠻干不如巧干。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寫作精進的關鍵,不在于掌握出奇制勝的技巧,而在于參透寫作的本質、規律。為什么把寫材料處室叫“研究室”?我理解,文稿不是“寫”出來的,而是研究出來的,是對事物認識的結果,或者說是對事物認識的文字反映。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研究室干部要時刻保持自己研究的狀態、思考的狀態、開放的狀態,做到研究人、研究事、研究文。只有把這三者都研究透,寫出來的文稿才能有情有景有滋味,見人見事見精神。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一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明確方向后不畏孤寂、勇往直前的感覺。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刻苦鉆研、耗盡心血、無怨無悔的感覺。三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百轉千回后,豁然貫通、靈光一閃、拍案而起的感覺。提高文稿服務水平,也要練就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的硬功夫。

 

閱讀全文
(想閱讀完全部圖文內容,您需要先登陸!)
如果喜歡本篇內容,請贊賞鼓勵哦!
尚未有人賞贊,趕緊來一個吧
查看更多>>
請選擇打賞類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賞贊

分享:

微信掃一掃在手機閱讀、分享本文

精選留言
我要留言
關于本文

本文標題:做好機關文稿服務工作的感悟:字字珠璣顯匠心篇篇文稿見真章

鏈接地址:http://www.loveshai.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8193.html

相關內容
    熱門推薦
    • 本周熱門
    • 本月熱門
        二維碼

        微信訂閱號

        聯系客服

        <rt id="24icy"></rt><acronym id="24icy"></acronym>
        <rt id="24icy"></rt><sup id="24icy"><center id="24icy"></center></sup>
        <tr id="24icy"></tr>